杭實集團召開2023年度系統工作會議
來源:杭州市實業投資集團有限公司 2023-01-182023年1月16日,杭實集團召開2023年度系統工作會議。會議聚焦“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 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城市范例中的國企樣板”主題,全面總結回顧了過去一年改革發展成績,詳細部署了未來一年發展思路和工作目標。集團領導班子、市工業工會主任、系統企業黨政工負責人及集團全體員工參加會議。
集團黨委副書記、副董事長、總經理鈕健作2022年經營工作報告。
2022年工作總結
2022年,杭實集團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國內宏觀形勢和疫情防控要求,堅持穩字當頭總基調,貫徹穩進提質總方針,按照“疫情要防住、經濟要穩住、發展要安全”的要求,以持續打造產商融結合的國際化投資平臺為目標,全面實施串聯場景戰略,堅定信心、迎難而上、奮力攻堅。
全年實現合并營業收入1771億元;
利潤總額42.6億元;
凈利潤36.6億元;
歸屬國有凈利潤21.1億元;
各項經營指標企穩回升勢頭良好。截至2022年12月末,集團資產總額765億元,凈資產234億元,歸母凈資產181億元,資產負債率69.4%,順利完成國企改革三年行動和區域國資國企綜改工作目標,年度主體信用等級和債項評級穩定保持AAA級,連續五年榮膺中國企業500強(2022年排名第148位),為實現新一輪發展打下了堅實基礎。
串聯場景成效彰顯
投資體系加速成型
改革攻堅圓滿收官
穩進提質扎實有力
黨的建設領航定向
2023年發展思路和工作目標
2023年是全面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,是深入貫徹落實“八八戰略”20周年,是杭州亞運會的舉辦之年,也是深化區域國資國企綜改,提升杭實新能級、展現杭實新作為的關鍵之年。
2023年工作的總體要求是:高舉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偉大旗幟,深入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,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,認真落實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省委、市委全會精神,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,全面深化“奮進新時代、建設新天堂”國企改革實踐,堅持以串聯場景為主線,以產業投資和產業服務為兩翼,以深化改革和項目落地為抓手,扛起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與城市內涵式發展的杭實擔當,全力打好經濟翻身仗,高水平構建產商融結合的國際化投資平臺,打造中國式現代化城市范例中的國企樣板。
2023年的主要經營工作目標是:力爭實現營業收入1800億元,利潤43億元,人均勞動生產率110萬元,資產負債率控制在70%左右,完成投資總額55億元。為了實現上述目標,必須把握好以下四點原則:
必須不斷加強黨建統領
必須不斷提升核心競爭力
必須不斷深化國企改革
必須不斷提升抗風險能力
2023年重點任務
2023年要以黨的二十大精神為引領,瞄準建設新時代一流國有資本投資公司的愿景,圍繞年度經營目標,聚焦提高投資效能、涌現串聯成果、放大改革成效、完善管控治理、強化黨建統領五大方面工作任務,加快提升精準賦能核心競爭力,開創高質量發展新局面。
1.著重提高投資效能,實現國有資本高質量運營
加大戰略布局力度,優化投資結構
匯聚產業引育合力,助力構建現代產業體系
聚焦發展安全,實現國資高水平循環
2.全面提升串聯場景工作格局,涌現豐富成果
深化場景演化內生驅動
加快構筑數智平臺基底
激發全員串聯能量
3.縱深推進國企改革,強健發展機體
進一步探索實踐企業授權和決策新機制
進一步深化經營體制和業績考核機制
進一步推進國有股權多元化改革
4.突出風險防范化解,健全管治體系
著力提高監督能力,深化監督協同
優化合規管理體系,提升法治水平
提升風險防控前瞻性,護航穩健發展
5.堅持黨建統領,強化高質量發展保障
深入學習黨的二十大精神,增強黨建領航力
深入推進人才強企,增強發展支撐力
深入建設“清廉杭實”,增強監督保障力
杭實集團黨委書記、董事長沈立結合市委市政府要求,就集團戰略的實現做了重要講話。
一、圍繞四大內容做大做強主責主業
● 實體經濟的投資與發展
●產業園區的投資建設營運
●大宗商品貿易與產業鏈供應鏈投資建設
●相關產業投資資產經營
二、圍繞四大成效實現高質量發展
●市委市政府國企改革 堅決貫徹落實市委市政府關于國資國企改革的目標。
●場景串聯深化 深化“串聯場景 共享共贏”的差異化競爭策略,進一步賦能被投企業。
●股東投資收益 為集團股東創造更高的經濟效益,形成更強的持續回報能力。
●體制機制創新 培養優秀經營團隊,以管理骨干、創新人才為企業健康發展保駕護航;對標國內外優秀企業,打造杭實模式。
三、圍繞四大路徑力促共贏共享
● 產業投資 深化產業研究,著力破解產業痛難點;優化戰略布局,精準錨定發力賽道;辯證看待投資與收益關系;進一步提升風險控制能力。
● 串聯場景 提升串聯場景變現能力,解決企業痛點堵點和難點;打造標準化工具式的賦能庫,集聚串聯各方的能力和資源;加快數字場景建設,為串聯場景提供技術和數據支持;創新共享共贏機制。
● 治理改革 發力治理體系建設;深化產業制度改革;創新健全激勵機制;加強企業經營管理和風險防范能力。
● 黨建領航 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;針對性提升人才隊伍建設和管理;形成監督合力,打造“清廉杭實”。